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5 15:27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五十九天
知识碎片: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基本环节
(一)备课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方法
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二)上课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的类型: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单一课和综合课
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其中讲授新教材是中心环节。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五)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效度: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信度: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难度: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
区分度: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日积月累·单选】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 )。
A.板书有序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方法适当 D.教学结构合理
【答案】B
第六十天
知识碎片:教学评价的类型
1.分类标准:按评价基准
(1)相对评价: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2)绝对评价: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3)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2.分类标准:按评价功能
(1)诊断性评价:教学之前
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
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确定学习效果。
(3)总结性评价:教学之后
检验学习结果,评定学习,评定学业成绩。
【日积月累·单选】( )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采用及时反馈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评价
【答案】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教学设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