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2-01-14 13:39 宁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今天就来说说学霸级的人物-----科尔伯格,他在战争时做过水手,战争结束后,他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后来一直从事心理学的研究。他首创了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了系列性的研究,科尔伯格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一系列道德两难问题。他对这些儿童进行访谈,找出隐藏在每个儿童选择结果背后的理由,从而理解道德推理是如果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改变的。
在两难故事中,最著名的故事是“海因茨偷药”,海因茨的妻子患了癌症,快要病死了,医生说本市一位药剂师新研制的药物或许可以拯救她的性命。但是药物很贵,一小片药物的成本是200美元,而药剂师却卖2000美元,海因茨借遍了亲朋好友,但是只凑够了1000美元,他央求药剂师能低价把药卖给他,或者允许分期付款。药剂师拒绝了海因茨的请求。海因茨在绝望中偷走了药物。科尔伯格提出问题:“海因茨的做法对吗”,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此作答。科尔伯格根据儿童的道德推理,把儿童的反应分为三水平六阶段。这就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看一道例题吧!
【多选题】面对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故事,小旭的回答是:“应该偷药,因为家务需要有人来做。如果老婆死了,则没人来做家务了。”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小旭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相对功利阶段
C.习俗水平 D.好孩子定向阶段
E.后习俗水平
【答案】AB。解析:题目中的题眼是偷药的原因是老婆死了,没人做家务,小旭以自我为中心,老婆做家务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可见小旭的道德发展是处在相对功利定向阶段,是前习俗水平。所以选A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小学):怨谤相乘真市虎,技能已尽似黔驴
下一篇: 2024年宁夏教师招聘直观性教学原则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