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2-01-24 15:33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①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③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建立体积观念;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帮助学生区分三者的不同。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3)导入:
上课之初,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之后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动画,
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思考:
①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提问:这个故事证明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
师生共同做实验1: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②哪只乌鸦喝到水了?为什么?
实验证明:物体大小不同,占据的空间也不同。
师生共同做实验2: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杯中装同样多的水,把两块大小不同的鹅卵石分别放入两个杯中……
提问: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向上升。石块大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石块小占据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③比较实物大小,引出体积概念
点名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学生,提问:你们说他俩谁的体积大?和老师比呢?
接着出示两摞数量不一样的作业本,提问:哪摞体积大?为什么?
然后学生举例。
④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关于体积,你还想知道什么呢?我们来一起学习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知识奠定浓厚的兴趣。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数学科二试题回顾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