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1-24 16:49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在教学中,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合理选择。学生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都能为教学所用,教师要认真地加以选择。一是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问题为中心。二是学生资源利用在时间上的选择。
②学生自愿。教师在利用学生个体资源时一定要征得学生的同意,因为有的可能涉及学生的隐私。此外,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进来。
③利用适度。在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利于教学的资源,教师不可以没有限度地拿到课堂上来。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在利用学生资源的时候,应当适度,不能造成学生和家长过重的负担。
④创设机会。教师应创设一切有利的机会,为我们的教学所用,使教学生动、有效地展开。
⑤因地制宜。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⑥导有目的。利用好学生资源,必须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的目的、需要哪些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中,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⑦及时调控。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获得的信息、经验与教学内容进行相互联系,及时作出调控,帮助学生整理与归纳,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推广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⑧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充分地挖掘学生资源,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学生的生活过程、发展过程,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也才能实现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⑨尊重学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需要,引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积极、安全和愉悦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⑩社区参与。因学科教学需要,有时利用学生资源少不了要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然而,学生在进行一些调查、采访时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有些家长因家庭条件、观念问题等影响,不能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条件,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全社会都能达成共识,那么就能真正实现学习社会化的教育目标。
例(二):【2019年上中学·材料分析题·18分】
【材料分析题】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
(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答题小贴士:本题第一问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可直接套用本答题模板;第二问类似于简答题,可直接套用简答题模板。
参考答案:
(1)小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丰富性、强烈性、不稳定性、易激动性、逆反性等。具体表现如下:
①情绪的两极性明显。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矛盾错综复杂,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平衡,导致情绪表现的两极性十分明显,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相反情绪的转换剧烈。材料中晓辉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体现了这一点。
②情绪具有易激动性、不够稳定。材料中晓辉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发脾气,说明其容易激动。
③情绪具有逆反性。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材料中晓辉和父母顶嘴体现了其逆反性。
(2)针对晓辉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采取方法培养其良好情绪,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就要使他们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学生不适宜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情绪经验引起的。学生考试、公开发言都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这是临场经验不足造成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性情景,即从不紧张到较为紧张,最后再到更高一级的紧张环境,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
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多角度、多侧面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助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④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传授学生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当学生被不良情绪困扰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暂时离开引起不良情绪的情境;如果学生的情绪反应超过了适度的量,这时与其“堵”,还不如“疏”,即合理宣泄法;还可以采取自我暗示法等等。
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同时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不良情绪的困扰,从而找到合理宣泄的渠道,这也有助于增强其心理抗压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科二教学设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