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26 16:37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2.【参考答案】
(1)材料中出现的“满堂问”现象违背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
①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而材料中的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去设计相应的问题,而是预定计划进行,往往把问题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不会照顾到学生是否可以应答。
②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师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材料中,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又转入到“满堂问”。在问的过程中,当学习困难的学生答错问题时,教师立马打断,不让学生继续思考,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没有进行启发引导。
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师生观。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尊师爱生。材料中,教师总是一个一个地提问下去;或者直接问先进生;并没有给予后进生和中等生表现机会,忽视了后进生和中等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④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材料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并没有面向全体的学生,也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灵活的提问,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问题问的多,但是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践行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等,做到因材施教。
(2)对于教学工作的启示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应该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人,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通过提问来促进教师的发展,而不是说从“满堂灌”又转入到“满堂问”,虽然不是直接的填鸭式教育,但是也没有很好的用到启发式教学,所以作为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面向全体的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
②教师应该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终身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教师也应该将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时时刻刻注意对于自身的反思,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材料中,教师只关注自己将问题问下去,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并没有去终身学习,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深刻性和发散性,也没有启发学生尽可能的思考。
③教师应该进行启发性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难易程度并没有适中,也没有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问时,应该启发式教育,而不是流于形式问问题。
④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各自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问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上一篇: 2022福建教师招聘笔试:教综主观题3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