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2-07 10:20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当教师自身端正时,不用下命令,学生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的。强调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为人师表。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朱熹对教育的贡献。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对朱熹读书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古代学者读书方法较为系统的总结。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该原则要求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题干中“5+2=0”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正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配合好,没有做到协调一致。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近发展区的内涵。维果茨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指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人们平时所讲的“潜能”。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可以通过教学或者别人的帮助来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据此,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力理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G因素代表一个人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提出了三元智力论。卡特尔提出了智力形态论。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上一篇: 2022福建教师招聘教综模拟题题目85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心理健康试题及解析1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