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2-02-11 18:49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3)动机抑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会把某些痛苦经历或不愉快经验压抑在潜意识层面而导致遗忘,因为其中一些往往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冲突,或者可能会唤起个人的创伤性体验。动机抑制理论认为,遗忘是维护自我、自信的动态过程,目的是避免生活中的痛苦记忆引起焦虑、羞耻感、痛苦、紧张或不安等不良情绪或内心冲突。这种难以回忆的经验,既不像记忆痕迹消退理论所说的是痕迹的自然消失,也不像记忆干扰理论所述的是由于学习材料之间相互干扰所致的抑制作用。因为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催眠或自由联想等方法,那些被个体主动压抑的记忆仍然能够恢复。因此,根据这种观点,如果能够消除人为的压抑,消除记忆材料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负性联系,那么遗忘就可能被克服。
(4)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
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认为,在信息提取时,由于缺乏恰当的提取线索而产生了遗忘,遗忘是由检索困难引起的,而不是记忆痕迹消退所致。图尔文对痕迹消退理论和线索依赖性遗忘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遗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消失了,这是痕迹依赖性遗忘,另一种可能是信息仍然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只是因为没有恰当线索而不能被提取出来,这是线索依赖性遗忘。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得到图尔文等人的一些实验研究的证实,他们认为,一个记忆项目是与学习该项目时的上下文或情境联系在一起进行加工编码的,同时产生一个唯一的痕迹。由于记忆项目所处的上下文或情境作为一种线索与该项目一起存储在记忆中,在提取时,这种线索能够促使记忆中的有关项目被提取出来。当对一个项目进行回忆时,若提供的线索与记忆时该项目所处的上下文或情境越相似,那么其回忆动机也就越好。因此,遗忘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提取线索。线索依赖性遗忘作用可能是长时记忆产生遗忘的主要原因。
练习题:
1.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消失了( )。
答案:1.×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夸美纽斯
下一篇: 教师招聘美术抽象艺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