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2-02-15 10:01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情梳理:
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考察,会通过例子来考查对应原则,或者直接简述原则贯彻要求,需要大家理解原则的含义并背诵贯彻要求。下面小编将梳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四种教学原则。
考点详解: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
1.含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2.例子
讲细胞结构时,请学生观看细胞模型。学生通过观看细胞模型细致了解细胞结构。
3.分类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①实物直观:真的。教师讲什么给学生看什么,例如讲解白菜的结构时拿出白菜引导学生观看。
②模象直观:假的。例如教师讲地球经纬线,拿出地球仪进行辅助讲解。图片、视屏都属于模象直观。
③言语直观:说。例如教师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有几亿光年学生难以感知,教师说从地球到太阳乘坐火箭需要3年,乘坐火车需要85年,学生就能清晰感知距离长短。
4.对应规律
间接性规律。
5.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俗语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2.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2.例子
①生活中使用知识促进理解
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后在分蛋糕时利用分数的概念。
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
干燥必防火、急燥必跺脚。
3.对应规律
间接性规律。
4.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俗语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启发性教学原则
1.含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2.例子
课堂中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
3.对应规律
双边性规律。
4.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5.俗语
1.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习题练习
【单项选择题】小明在老师讲课过程中进行提问,被老师批评,该老师违背了以下哪个教学原则( )。
A.启发性教学原则
B.系统性教学原则
C.巩固性教学原则
D.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答案】A。本题考查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其中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性原则的重要条件。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等。题干中,小名在老师讲课过程中进行提问,被老师批评了,老师没有做到教学民主,而是对他进行了批评,违背了启发性原则。A项正确。
B项:系统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天文立法重要知识点汇总
下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备考:走进班杜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