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2-15 16:07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C
【解析】C属于比喻,其余三项属于借代。A项出自《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诗人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诗句凝练,深切感人。翻译: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不能发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B项借代,用圆规的外形特点来形容杨二嫂“瘦”的特点;D项青铜代指镜子
2.D
【解析】借代/比喻/夸张①句翻译: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⑥句翻译:官吏的横暴、差役的恶俗,也太过分了啊!(主谓倒装句) ②⑤为比喻,用“刀俎”“鱼肉”来形容人之间的关系,石光如练中“练”指白练。③④⑦句是夸张,“目眦尽裂”“三千里”“九万里”以及“伏尸百万”都是夸张的用法。
3.B
【解析】(夸张/比拟/双关/互文)①④句“难于上青天”“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都是很明显的夸张;②③⑤句中都将物比拟成了人,赋予了人的一些特点;⑥句是双关,“晴”“情”同音,双关手法的运用表现了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⑦⑧句是互文,“秦”和“汉”互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4.B
【解析】②句将“月色”(视觉)和“音乐旋律”(听觉)联系起来,⑤句中“酽酽”原指液汁浓,味厚,是味觉;但在这里指歌声醇厚、悠扬,是听觉。①“春天的背影”属于拟人,③属于移用,移用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把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例句中用形容音乐的“和谐”来修饰“建筑”;④属于比喻。
5.A
【解析】(1)句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2)句比喻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3)句引用大海之中的小水滴来比喻共产党人的个人地位。(4)句是明显的比喻句。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