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2-02-19 11:44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而由于人类心理现象的内隐性、复杂性,因此心理学概念常常发生混淆。接下来老师帮助大家梳理心理学中常见的易混淆点。
一、心理学概述
(1)感受性VS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2.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概念辨析:感受性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而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前者是指主体的敏感能力,而后者是指客观刺激的刺激范围。两者呈现反对,主体越敏感,能够感受到的感觉阈限就越小。
(2)动机说VS提取失败说
1.动机说
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接触,记忆也就能恢复。
2.提取失败说
提取失败说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个体在提取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概念辨析:由于紧张、消沉等引起遗忘是情绪的压抑;而对于特别痛苦的事情会选择性的忘掉是动机的压抑。动机说强调的是由于情绪或者动机的压抑导致;提取失败说强调的是由于提取失败,暂时想不起来。
(3)思维的间接性VS概括性
1.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概念辨析:人们通过概括总结,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的规律性联系,然后再依靠思维活动获得的概念、法则、理论,通过推理判断,进行间接反映,从而使人的认识更加深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下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备考:走进班杜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