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2-03-24 10:14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题目:功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理解W=Fl与W=Flcosa的联系与区别;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通过对“功”的一般公式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以及提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物理学不断完善构建的过程,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功的一般公式W=Flcosa。
五、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顾初中时关于功的概念及力与位移的三种特殊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若力与位移所成任意角度时该如何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二)新课教学
板书呈现力与位移成任意角度,学生分小组思考并讨论此时的功的计算问题。适时引导学生能否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请学生进行板演。根据情况适当引出分解位移的思路。通过两种方法总结得出功的一般表达式。并对其单位进行简单介绍。对比W=Fl与W=Flcosa,学生观察比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给出正确结论后,强调两者的本质相同,后者只是对前者的拓展。顺势提出问题a的变化会对W的取值产生什么影响。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后,让学生尝试从物理意义的角度解释a、cosa和W。从而正确理解正功与负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证明多个力对同一物体做功等于合力做的功。
(三)巩固提高
给出数据,计算拉力与合力对雪橇做的功。
(四)小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物理学是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在已有知识上勇于提出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勇气。
(五)作业
整理分解力与分解位移两种推导过程。
七、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