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7-20 13:3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品德发展有着自身特定的规律,一开始学生常常持“老师说的”作为行为的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越来越多的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这种转变一般发生在( )。
A.3-6岁 B.5-10岁
C.9-11岁 D.12-15岁
2.某市教育局下达了“在全市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践意见”,该举措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 )。
A.健康生活 B.实践创新
C.人文底蕴 D.学会学习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教育的是( )。
A.学校组织学生春游
B.学校每周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比赛
C.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D.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成立了文学、历史、地理等学习小组
4.刘老师昨天下午班会才提醒学生不要迟到,可今天下午刚上课,就有学生喊“报告”,刘老师平静地问:“怎么迟到了?”学生汗涔涔嗫嚅地说:“睡过了”。刘老师示意学生进教室坐好。见老师没声色俱厉地批评,其他同学有些失望,见此,刘老师真诚地说:“他没有说谎,很诚实;他尊重老师,喊报告后老师同意才进教室;他努力过,他脸上的汗水可以作证,这样有礼有节的迟到,我还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以后不会这样了”。刘老师这样教育学生的策略体现了批评的( )。
A.一致性 B.代偿性
C.抚慰性 D.适度性
5.针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尊重学困生人格 B.在教学中对学困生一视同仁
C.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D.家校共同关心学困生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