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2-07-25 16:00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江西省2022年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笔试已经结束。根据《江西省202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和《江西省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招聘公告》及宜春市教育体育局、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教师资格审查和面试工作的通知》(宜教体人师字〔2022〕14号)有关规定,现将铜鼓县现场资格审查和面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资格审查相关事项
(一)资格审查对象
参加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考试,报考铜鼓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面试入闱人员(含调剂入闱人员),具体名单在“江西教育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公布。
(二)资格审查时间
2022年7月27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三)资格审查地点
铜鼓县第二小学。
(四)组织审查
面试主办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资格审查小组,对面试入闱人员(含调剂入闱人员)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发给《面试准考证》,作为参加面试的凭证。
(五)资格审查要求
1.请面试入闱人员(含调剂入闱人员)在规定时间之内,由本人携带申报岗位所设置条件中的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参加资格审查(不接受电话或请他人代审)。
2.因资格审查未通过或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审查产生的空缺,面试主办单位可从报考该岗位所有未入闱人员(包括原报本岗位及调剂到本岗位的人员)中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递补。
3.考生须保持报名时所提供的通讯方式畅通,并自行准备好全部所需材料(见附件1、2、3、4、5、6),因材料准备不全或通讯不畅影响资格审查的,责任自负。
4.考生参加资格审查时,须书面作出诚信承诺。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凡发现与《江西省202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江西省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招聘公告》范围和岗位条件不符或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其面试或聘用资格。
(六)资格审查要求提供的材料
资格审查须提供的材料详见附件1。
(七)其他事项
1.考生须做好自我防护,考生进入考场等相关场所前须佩戴好口罩、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2.对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期参加教师资格笔试或面试的考生实施先上岗再考证。省内外在2021年及2022年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中已报名但因疫情影响未如期参加教师资格笔试或面试的考生,可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单或面试成绩单(“受到疫情影响”栏标注为“是”)参加教师招聘面试,通过面试、体检等环节的考生可以先上岗从事辅助性教育教学工作,在订立聘用合同时应当按规定约定1年试用期,试用期内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3.面试入闱人员请及时加入“2022年铜鼓县教师招聘”QQ群(QQ群号:751596773。入群时注明报考岗位及姓名,如:初中语文张明)。咨询电话:0795-8710527。
二、面试相关事项
(一)面试对象
参加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考试,报考铜鼓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面试入闱(含调剂入闱)并通过现场资格审查人员(含递补人员)。
(二)面试时间
2022年7月31日(考生7:00开始入场)。
(三)面试地点
铜鼓中学教学楼。
(四)面试形式
初中、高中学段面试采取试讲、提问交流方式进行,备课时间45分钟,先试讲10分钟,再提问交流5分钟,共15分钟;幼儿园岗位面试采取试讲、才艺展示方式进行,备课时间45分钟,先试讲10分钟、再才艺展示10分钟,共20分钟,分值各占50%;初中及高中体育、音乐、美术不进行加试,考生可在试讲过程中加入个人才艺特长展示内容。
(五)面试内容
重点考察面试考生的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的、组织课程实施、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使用普通话讲课、板书和讲解的能力与技巧;仪表仪态、行为举止。
初中、高中学段选用铜鼓县现行中小学教材:高中学科为高二年级教材;初中化学为初三年级教材,初中其它学科为初二年级教材。试讲课题当场抽签决定。
幼儿园学段选用教材为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快乐学习与成长》(大班)。试讲课题当场抽签决定。幼儿园岗位才艺展示内容为器乐、唱歌、舞蹈、简笔画四项。面试室内配有电子钢琴(选用其他乐器自备)、音乐播放器一台,舞蹈音乐伴奏乐曲自备,用U盘MP3格式存贮。
(六)面试程序
1.考生进场:7︰00考生持面试准考证和身份证到铜鼓中学校门口,经指纹识别、体温检测等后,确认面试资格入场。7:30考生完成入场(7:30还未到达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不得再进入考场)。
2.物品保管:考生将携带的手机、包、资料等物品装袋贴好标签(写好姓名、报考岗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密封好(物品袋、标签自备)交物品保管室寄存,身份证、面试准考证、文具、自备的乐器等随身携带。
3.候考抽签:考生经安检后(手机、包、资料等不得带入候考室)进入相应候考室并签到。8︰00考生抽签确定面试顺序;面试组岗位顺序由每个岗位第一位考生抽签确定。
4.考生备课:8︰15第一位考生进入备课室抽取课题并进行备课。
5.考生面试:9︰00第一位考生开始面试。
6.考生候分:考生面试结束后,到候分室候分。同一岗位前三位考生的成绩在第四位考生面试结束后一起宣布成绩,以后每组在后一位考生结束后,宣布前一位考生的成绩,考生在听取自己的分数后签字确认。
7.考生离场:考生凭身份证、面试准考证到物品保管室领取本人寄存物品,在保卫的陪同下离开面试地点。
(七)评分办法
1.面试成绩采取百分制计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取四舍五入确定为面试成绩。面试时缺席、迟到或违纪的考生,其面试成绩以零分计算。
2.高中、初中岗位(不含音乐、体育、美术)考生总成绩计算方法: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各占50%,折合成百分制计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考生总成绩计算办法为:考生总成绩=笔试成绩×(50÷笔试总分)+面试成绩×(50÷面试总分)。例如:笔试总分200分,考生实际得分141分;面试总分为100分,考生实际得分为86.25分,则该考生总成绩=141×(50÷200)+86.25×(50÷100)=35.25+43.125=78.38分。
3.初中音乐、体育、美术岗位及幼儿园岗位考生总成绩计算方法: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折合成百分制计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考生总成绩计算办法为:考生总成绩=笔试成绩×(40÷笔试总分)+面试成绩×(60÷面试总分)。例如:笔试总分200分,考生实际得分141分;面试总分为100分,考生实际得分为86.25分,则该考生总成绩=141×(40÷200)+86.25×(60÷100)=28.2+51.75=79.95分。
(八)确定入闱体检及政审人员
1.面试人数(以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为准)达到省公告规定面试人员比例的岗位,根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折算后的总成绩按照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闱体检及政审人员。如出现最后一名人员总成绩相同,则按其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如面试成绩仍相同,初高中岗位以笔试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幼儿园岗位以才艺展示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
2.根据《202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第一批面试入闱名单及网上调剂公告》及《江西省2022年特岗教师招聘第一批面试入闱名单及网上调剂公告》规定,通过资格审查的入闱面试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岗位,考生面试成绩须达到合格线方可聘用。面试成绩低于70分的不进入体检及政审,不予聘用。
(九)其他事项
1.考生须做好自我防护,考生进入考场等相关场所前须佩戴好口罩、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2.面试成绩、入闱体检政审人员名单等事项将在铜鼓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告公示。
3.对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期参加教师资格笔试或面试的考生实施先上岗再考证。省内外在2021年及2022年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中已报名但因疫情影响未如期参加教师资格笔试或面试的考生,可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单或面试成绩单(“受到疫情影响”栏标注为“是”)参加教师招聘面试,通过面试、体检等环节的考生可以先上岗从事辅助性教育教学工作,在订立聘用合同时应当按规定约定1年试用期,试用期内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三、其他
1.未尽事宜参照宜春市教育体育局、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教师资格审查和面试工作的通知》文件(宜教体人师字〔2022〕14号)执行。
2.本方案由铜鼓县教育体育局和铜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0795-871052715297951100
点击下载>>>
![]() |
附件1-6 |
1.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铜鼓县资格审查须提供的材料;
2.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铜鼓县资格审查表;
3、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铜鼓县资格审查材料目录;
4、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如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承诺书。
5、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如期取得教师资格证承诺书。
6、2022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省统招和特岗)诚信报考承诺书。
铜鼓县教育体育局铜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7月22日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