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2-09-09 10:26 宁夏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学习策略分类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而且对于大家来说,学习策略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区分,好多同学经常搞不清楚。所以我们想要保证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就必须对这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去揣测出题人命题的思路。考试的时候,这部分知识点的出题方式主要以单选题为主。有时候出题角度是给我们学习策略分类的维度,问我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什么样的类型。有的时候则是给我们具体的例子,问我们属于哪种学习策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概念反选题。无论哪种出题角度,我们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下面对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学习策略进行详细的说明。
迈克尔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现就考试热点同时也是考试难点的元认知学习策略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元认知策略,必须首先从元认知说起。“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之所以感觉理解元认知比较困难,就是因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比认知更深一层。认知策略加工的对象是外界信息,而元认知比认知更深一层,元认知加工的对象是加工外界信息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策略手段的集合。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一般发生在认知活动之前。如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等。
(2)监视策略
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一般发生在认知活动之中,如考试的时候监控自己的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调节策略能帮助小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如跳过难题先做简单题。
【练习题】
1.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答案】C。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2.做学习计划属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教学设计策略
2.【答案】B。解析: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等。所以做学习计划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
3.学生肖聪在英语考试时,为争取时间,用很快的速度看阅读理解的文章,看完后发现没有理解文章,于是决定放慢速度再看一遍,最终明白了文章在说什么。这时,肖聪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调节策略 B.时间管理策略 C.监控策略 D.组织策略
3.【答案】A。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问题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学生肖聪考试时快速看阅读理解,发现不理解的时候能及时调整速度再看一遍,属于调节策略。
大家在做题的时候经常分不清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其实在迈克尔元认知策略的理论中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是不能完全割裂的,但是我们考试做题的过程中可以找这样的一个技巧,如果题干中出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倾向于选择调节策略。如果题干中只是提到发现问题,倾向于选择监视策略。例如:考试时监控自己的答题时间以及答题速度,倾向于选择监视策略。考试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题,就选择调节策略。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