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2-09-13 11:53 安徽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点1-定义】(题型:单选)
提问是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为引导学生积极定向思考而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提问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点2-类型】(题型:单选)
提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在历年考题中以按认知水平的分类考察频率最高。按认知水平的标准分类由低到高可分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六个层次。备考时需从定义、关键词、例子三方面进行把握。
(1)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知识水平的提问是最低层次的提问。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以达到巩固或检查的目的。
①最简单的回忆提问,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属于两者择一的问题。
如: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吗?
②另一类知识回忆性问题,是直截了当地发问。这种提问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适用于低年级教学。
如:“《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③比较复杂的知识性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较多史实的基础上来回答,并能进行思考得出新的结论。
如: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2)理解水平的提问。
如果说,知识性提问是问学生这件事“是什么”,那么理解性提问则是问学生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的”。前者是检查学生的记忆力,要教会学生知其然,后者是检查学生的判断力,要教会学生知其所以然。
一般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①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②解释,即对一个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③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如:“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了什么?(暗示即推断未知内容)
(3)应用水平的提问。
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①教师特意设置某情境,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判断,指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例如,在哥伦布出世以前,法国巴黎的一家饭馆里,厨师开了如下一张菜单,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请说明理由。
②教师对所需解答的问题采取变换情景或角度的方法进行提问。
③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升华认识。
(4)分析水平的提问。
分析式提问旨在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以便得到新观点、新认识。
①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就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清问题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本质。
在分析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哪些因素、什么原理、什么关系、得出结论、论证、证明分析等。
如:我国当前为什么要采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
(5)综合水平的提问。
综合水平的提问常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回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记忆中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以一种新的有创造性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系。
①综合水平的提问主要是培养聚合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如“概括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此处用“概括”二字)
②教师还可以围绕同一性质或类别标准提问。让学生将相关、相似概念清理罗列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如何发展变化?”“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