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2-09-14 11:16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对进行考查,单选中需要将八阶段与相应的教学事件进行匹配,多选题需着重将八阶段记忆清晰、理解透彻。
1.动机阶段是指把学习者的期待与实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激起学习兴趣。所以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首先应考虑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教师可通过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或将目标告诉学生来激发动机。
2.领会阶段即了解阶段,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和觉察过程,在该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学习者会依据他的动机和预期对信息进行选择,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关的刺激上。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3.习得阶段即获得阶段,是学生把感知到的材料在短时记忆系统中进行编码的过程,即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要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储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的方式,刺激回忆,并提供学习指导,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以利于信息的获得。
4.保持阶段是学生将习得的信息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过程,经过获得阶段,已编码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教师在此阶段需对学习材料做适当安排,减少干扰,提高信息保持的程度。
5.回忆阶段是学生将已经在长时记忆系统中保持的信息给予重现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检索阶段,这时所学的东西能够作为一种活动表现出来。这一阶段,线索很重要,提供回忆的线索将会帮助人回忆起那些难以回忆的信息。因此,教师就要提供一些有利于记忆和回忆的线索,教会学生检索、回忆信息的方法和策略,增强对信息的保持。
6.概括阶段中学生要将已经获得的知识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即产生学习迁移。学习者要想把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首先要依赖于知识的概括,同时也依赖于提取知识的线索。教师需在此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学习,并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且要引导学生概括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原则,促进学习迁移。
7.作业阶段即操作阶段,也就是反应的发生阶段,就是反应发生器把学习者的反应命题组织起来,使它们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教师在这阶段要提供各种形式的作业,使学习者有机会表现他们的操作活动,以此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所需内容。因此,作业的好坏是学习效果的反映。
8.反馈阶段是要对操作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学习者可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正确与否,强化其学习动机。
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可将此八阶段运用口诀记为“动(动机)了(了解)活(获得)宝(保持),会(回忆)盖(概括)炒(操作)饭(反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韵母
下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备考:走进班杜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