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9-19 19:2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仪等)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其中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它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12—18岁)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青少年在为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做心理斗争,即随着他们把参考对象从父母转向同伴,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与同伴是怎样的相同,同时又与其他任何人有着独特的不同。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题干中个体试图回答“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属于这一阶段。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关爱学生”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材料分析题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