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9-20 17:0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3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题干描述符合调查法的概念。故本题选C。
3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的他律阶段。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方面,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而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则认为道德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结合他律阶段儿童特点,他们会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小红打碎的盘子多,因此小红的错误大。故本题选A。
3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中教师就新教授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加以练习,属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A。
3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题干所述即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A选项,学习焦虑常表现为心神不宁、自卑自责、头疼头晕、惶恐急躁等。C选项,自我估价降低是由于应激源引起机体内稳定紊乱,损害了人的自主感,因而自信心下降。D选项,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是心理障碍之一,认知缺陷或异常。故本题选B。
3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的要求:遵循这一规律,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多端性;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题干中赵老师的做法更符合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即学生缺乏道德意志,且品德的培养可以有多重开端,不一定从认识入手。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卷(五)之单项选择题6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