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2-09-21 11:24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条件作用,在____和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____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____,而习惯是____的结果。(刺激S,反应R,强化,习惯,反复练习与强化)
2、联结学习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____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
4、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
5、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6、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____,____。(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7、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____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____的反应。(相似性,差异)
8、斯金纳是的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和____。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____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____的制约。(行为主义,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强化规律)
9、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____,____,____,____。(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10、强化有____(____)与____(____)之分。(正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消惩罚)
11、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____,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____。(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
12、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负强化)
13、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____。消退是一种____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消退,无强化)
14、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惩罚)
15、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____”风靡多球,成为20世纪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16、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学生从____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____,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____,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____,信息在这里可持续二三十秒钟。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____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____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____中的,一般认为,____是个性的信息贮存库。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直接通向____,从而产生反应。除信息流程之外,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上部,还包含着____与____,这两项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环境,感受器,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编码,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反应发生器,期望事项,执行控制)
17、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____个左右的信息项目。(七)
18、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________。(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
19、期望事项是指________。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____,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认知策略)
20、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说明,学习是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学生与环境)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