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2-09-26 16:40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含义: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启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含义: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启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含义: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
启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
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含义: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启示:启发性原则
5.“故君子之教,喻也。”
含义: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
启示:启发性原则
6.“幼者听而不问,学不躐等”
含义:学生年有长幼,所学的材料也有深浅,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而不问,说明求学之道应该循序渐进,不可超越等级。
启示:循序渐进
7.“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含义: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
启示:循序渐进
8.“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
含义: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启示:循序渐进
9.“学然后不知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长相”
含义: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困惑然后才能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提高的。
启示:教学相长
10.“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含义: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必须要知道。人的学习,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多而不思考,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少,有的人过失是把学习看的太容易,有的人过失是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这四种过失,心理各有不同。(教育者)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纠正他们的过失。
启示:长善救失
11.“禁于未发之谓豫”
含义:在不好的欲望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防止
启示:预防性原则
12.“当其可谓之时”
含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启示:及时施教
13.“相观而善之谓摩”
含义:指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也就是切磋琢磨的意思
启示:学习观摩原则
14.“语知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含义:给学生讲解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
启示:可接受性原则
1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含义:既有按时传授的正课,又有正课之外的课余学习。
启示: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16.“藏息相辅”
含义:藏息相辅是指人自身的内 脏和大气相互配合,才能呼吸自如。比喻教学中,要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启示: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17.“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含义: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启示:尊师重道
1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含义: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
启示:讨论法
19.“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含义: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
启示:复述策略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含义: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启示:教育的重要性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下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备考:走进班杜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