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09-27 17:3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就有( )。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局限性
C.社会制约性 D.社会能动性
2.在十年前,许多家长、老师一听说孩子、学生去上网,立刻暴跳如雷。甚至有些学校把去网吧作为“高压电”,但如今,一旦出现不懂的知识,家长老师更喜欢说,上网找答案。这说明( )。
A.教育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
B.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C.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D.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一种预期和设定,教育目的对于教育主题及其活动具有的作用不包括(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决定作用 D.评价作用
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
A.25% B.28%
C.33% D.36%
5.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很大区别。据此,下列正确的是( )。
A.教育的发展可以独立存在的
B.教育归根到底是自身的发展决定的
C.在特定时期,教育的发展才具有相对独立性
D.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但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
6.“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解决问题主要依靠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形象思维
C.直觉思维 D.动作思维
7.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8.学校教学中,老师让小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听报告、搞活动、发表感情、实际上忽略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9.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0.小坤已经学习了宾语从句、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在复习课上,老师介绍了一个新名词—名词性从句,老师介绍了名词性从句的定义,并告诉学生之前学的四种从句都属于名词性从句的范畴,小坤的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技能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6月第三周模拟题9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