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0-12 13:4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重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
【难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就进入了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多媒体导入的方式。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北京大学的图片,并提问:其前身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我会这样引导:从科举到大学,近代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与教育并生的文化方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导入的方式能够为课堂制造悬念,烘托氛围。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
首先,我会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清末新政》并提问:近代创办了哪些新式学堂,新式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学生结合课本及纪录片能够列举出:清末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并且认识到在废科举和颁布新学制的背景下,新式教育发展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纪录片和阅读课本的方式,了解近代教育的发展,锻炼学生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
2.新闻出版业
接着,我会展示《申报》《大公报》书影并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和出版机构。学生结合课本不难回答出这一问题。我会进行补充:报刊及出版机构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培养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这些人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变革的中重要的推动因素,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此让学生了解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直观呈现近代报刊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也能提高学生辨别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首先我会提问:这一时期有哪些文学作品?为何会出现文艺作品的繁荣?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列举出文艺作品,并能够结合社会背景回答出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文艺作品的出现。
接着,我会展示《狂人日记》选段,并提问: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回答出鲁迅作品的内涵,我会对其进行补充并点明:鲁迅的作品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与封建势力对抗的强有力的武器。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认识到鲁迅文章中包含的对于封建思想的批判,并且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2.艺术
这一部分中需要归纳识记的内容很多,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参与进课堂,加深理解。我会为学生展示齐白石的《群虾》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以及电影《渔光曲》的剧照,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进行5分钟小组讨论,讨论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有哪些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小组代表简要介绍优秀艺术家及优秀作品。学生可能介绍齐白石、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定军山》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后,我会进一步总结:不论是美术、音乐还是电影,都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并且强调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中提现的爱国热情和激励作用。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历史的能力,并能够认识到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特色。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保证我本课的教学质量,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材料,制作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成就。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比较重视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化学《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