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2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故本题选B。
2.B
【解析】在班级形成期阶段,班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并在班主任指导下,班主任可以较独立组织班级活动。故本题选B。
3.C
【解析】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花大量时间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会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提高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成绩上;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更符合学生发展的实质。故本题选C。
4.C
【解析】叙事即叙述故事,即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讲故事。因此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题干中“以讲故事的方式”符合叙事研究的概念。故本题选C。
5.C
【解析】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由“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可知为螺旋式。故本题选C。
6.A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荀子的这句话强调实际观察的重要性,体现了直观性教学的原则。故本题选A。
7.D
【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故本题选D。
8.A
【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中“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所指即是疏导原则。故本题选A。
9.D
【解析】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或经典课程理论著作。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目标模式”。故本题选D。
10.D
【解析】小学生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小学数学运算技能主要通过练习。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