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3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本题选B。
2.A
【解析】教学艺术是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遵循美的规律进行的及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教学艺术与普通艺术是不同的,它的目的是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所以教学艺术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和文字等手段。故本题选A。
3.A
【解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CD选项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故本题选A。
4.B
【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故本题选B。
5.B
【解析】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故本题选B。
6.C
【解析】认识实践活动说,这种观点的主要表述有:(1)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发展认识世界的技能、能力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的形成、推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建构完美主体结构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的过程。题干是认识实践活动说的主要观点。故本题选C。
7.A
【解析】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即教与学,但教学活动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因此,从本质上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故本题选A。
8.B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故本题选B。
9.D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在:(1)认识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创性认识,区别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因而是高效的。(3)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4)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通过认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认识也能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5)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故本题选D。
10.D
【解析】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6月第五周模拟题5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