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35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故本题选A。
2.C
【解析】形式教育理论是指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展起来。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官能的心智能力。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如果人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吸收。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即便学习的内容被遗忘了,却仍然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因此,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故本题选C。
3.C
【解析】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等人。同形式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故本题选C。
4.B
【解析】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是指教师不仅要教间接的知识精华还要注重于联系实际让学生们直观体验。题干中不仅注重学生的词汇和阅读量的积累,平时也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说明这个老师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还重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锻炼正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的表现。故本题选B。
5.B
【解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而对于间接经验的学习要依赖于学生原有的直接经验。故本题选B。
6.D
【解析】人们可以从前人总结流传而来的经验学会很多知识,这种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故本题选D。
7.A
【解析】“实质教育论”和“形式教育论”之争反映的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故本题选A。
8.C
【解析】直接经验就是指通过亲自探索、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故本题选C。
9.C
【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核心。故本题选C。
10.C
【解析】要更好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这是需要专业的老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一步步开展,不然缺乏教师的领导,学生的不成熟性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流于形式,甚至会导致课堂混乱的情况。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6月第五周模拟题7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