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36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说的是耳闻不如亲见。故本题选A。
2.B
【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B。
3.C
【解析】孔子的启发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中西启发教学的两大源头,这两种教学方法对东西方教育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故本题选C。
4.C
【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既不能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而要靠学生本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即没有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启发教学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启发教学的首要问题。故本题选C。
5.C
【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故本题选C。
6.B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中有一点强调的就是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因此,题干中描述的学校补充乡土教材的做法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故本题选B。
7.A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故本题选A。
8.B
【解析】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以及言语直观。其中模象直观的效果优于实物直观,言语直观是最经济便捷的一种方式。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教师讲雪花时候观看录像并撒纸体现的是模象直观。故本题选B。
9.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育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故本题选B。
10.C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6月第五周模拟题8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