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4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三合力教育就是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力量。故本题选D。
2.B
【解析】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故本题选B。
3.A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故本题选A。
4.D
【解析】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故本题选D。
5.A
【解析】个体差异性指的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故本题选A。
6.B
【解析】这句话把教育说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这种共同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古今中外一切教育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只要社会存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属性是不会改变和消失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基本特点。故本题选B。
7.A
【解析】教师的职业具有示范性,低年级学生具有向师性,即做什么都喜欢跟老师学。故本题选A。
8.C
【解析】“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到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故本题选C。
9.C
【解析】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故本题选C。
10.B
【解析】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