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5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道德二字合用始于《荀子·劝学》,作者是荀子。故本题选B。
2.B
【解析】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学校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统称。故本题选B。
3.D
【解析】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包括安全教育。故本题选D。
4.B
【解析】德育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故本题选B。
5.D
【解析】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故本题选D。
6.D
【解析】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特征。故本题选D。
7.C
【解析】德育个性功能有生存、发展和享用性,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享用性。故本题选C。
8.D
【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故本题选D。
9.B
【解析】德育的功能包括:社会性、个体性、教育性功能。其中,个体性功能体现在:生存性、发展性、享用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指德育可以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故本题选B。
10.A
【解析】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故BCD正确。德育对教育其他子系统都起到方向性保证的作用,不仅对智育有作用。因此A错误。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一周模拟题5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