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8 11:31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道德感。道德感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总是和人依据一定道德观念对各种事物道德评价相关联的。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感、荣誉感、敬佩感、赞赏感等;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如厌恶、憎恨、鄙视、羞耻等。故本题选A。
2.B
【解析】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求知的欲望、认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乐;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故本题选B。
3.A
【解析】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例如点头微笑表示赞赏。故本题选A。
4.A
【解析】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由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和P.巴德在批评詹姆斯—兰格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主张丘脑在情绪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927年,坎农提出了丘脑说,后得到巴德支持并加以扩充,故称“坎巴两氏情绪说”。故本题选A。
5.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指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反映了这点。故本题选A。
6.D
【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题干中的“义务感、责任感、是非感”属于道德感的范畴。故本题选D。
7.B
【解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因为当时的情绪体验会影响到以后的做事态度。故本题选B。
8.B
【解析】压力反应的三个阶段是:冲击、解决、安定。故本题选B。
9.B
【解析】心理防御机制中,否认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如“眼不见,心不烦”。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三周模拟题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