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8 11:38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即与陌生人初次相见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新来的语文老师给学生留下很好印象属于首因效应。故本题选A。
2.D
【解析】刻板印象指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题干中的例句,说明不能以固定的眼观看人,应该避免产生这种刻板印象。故本题选D。
3.A
【解析】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故本题选A。
4.B
【解析】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比如在临时性大群体中,球迷们闹事,每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故本题选B。
5.D
【解析】社会刻板效应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类于某一类,进而将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人。题干中女生心细,男生胆大,是将这种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归于某一类。故本题选D。
6.B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故本题选B。
7.C
【解析】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所谓的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的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如在职业上,人们倾向于认为,知识分子总是文质彬彬的;干部满脸正经,不苟言笑;工人性情豪爽,身强力壮。这就启示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分析。A选项先入为主是首因效应。D选项定势会使人们活跃的思维受到束缚,从而使其思维的方式与方向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使人习惯于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所遇见的事物,不仅如此,还会以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和接受事物。例如,人们通常很难接受新事物,就是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个新事物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范式呈现的,那么人们就会相对容易接受这一新生事物。与定势相比,刻板印象更多强调对人的一种知觉及其看法。故本题选C。
8.B
【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即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以及根据学习心理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B。
9.A
【解析】教学媒介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故本题选A。
10.A
【解析】教学心理环境包括校风、班风、课堂心理气氛和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