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0-18 11:4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学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C.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D.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2.下列对案例中体现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案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文《祝福》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以下句段: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能不能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
A.语文教学要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学习在语境中品味文学语言的内涵。
B.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
C.品味小说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
D.引导学生尝试对古今中外优秀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3.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学习要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自由的态度陈述看法。
B.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统一选择阅读材料,读整本书。
C.注重个性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D.在活动中主动发言攻击他人,积极地应对和辩驳。
4.语文学习发展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家长 D.学生和教师
5.某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文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B.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C.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是单一的。
D.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答案解析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