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0-18 11:5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参考答案】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根据对方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观点及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及方式;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2.【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2)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4.【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
①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思维提升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培育思维能力,首先在于如何才能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③在名著阅读、生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④多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5.【参考答案】
(1)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2)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
(3)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
(5)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6)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