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9 10:28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教学活动的作用,可以组织、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学习,题干中的描述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故本题选D。
2.C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故本题选C。
3.B
【解析】独立的教师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如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私学教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学教师身上过重的官吏色彩,使教师开始回归到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上来。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故本题选B。
4.C
【解析】“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而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和充满灵性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应具备的创造能力。故本题选C。
5.A
【解析】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故本题选A。
6.B
【解析】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故本题选B。
7.C
【解析】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是指既应保证学生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的差异性。故本题选C。
8.C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周期性、超前性和深远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因此,要检验教师劳动成果的主要和根本的标准是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工作实践,除了看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还要看他能否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贡献,教师劳动是为社会未来准备的,“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现代科学知识信息,用较新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用人类社会最优秀的思想道德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师在学生身上曾经付出的劳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会成为学生一生发展的宝贵财富,这是教师劳动的深远性。学生在成年后,回想起学生时代的有些老师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深远性。故本题选C。
9.D
【解析】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关怀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故本题选D。
10.D
【解析】题干中,老师认为自己热爱学生,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说明该校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沟通技巧。不能因为学生没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就说老师不关心学生,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A、B选项错误,C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