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9 10:37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教育”一次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本题选B。
2.B
【解析】永恒性是指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历史性是指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教育都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题干中说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时至今日,这一教育仍然在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说明我们在继承前人的精华。故本题选B。
3.C
【解析】劳动起源说的主要内容有:(1)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3)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4)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C选项说法不对,故本题选C。
4.D
【解析】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本题选D。
5.D
【解析】现代社会教育的生态功能是教育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起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人类逐渐成了大自然的主人,但同时自然资源的渐趋衰竭和生态环境的明显退化也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责任;二是通过发展创造科学技术,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提高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正因为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所以重视和普及环境教育,并在学校中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题干是生态功能的第一种表现。故本题选D。
6.A
【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跟其它社会活动的区别。故本题选A。
7.C
【解析】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故本题选C。
8.D
【解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荀子·修身篇》。故本题选D。
9.C
【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A选项说法不符合狭义的教育,而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跟题意无关。B选项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题目的表述体现了新的教师观,不再为师是从,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可以互换。ABD选项均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出自《说文解字》。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四周模拟题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