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9 11:1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其中,权威阶段(6—8岁)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个表现则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故本题选A。
2.C
【解析】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其中注意障碍是儿童多动症最主要的特征。故本题选C。
3.A
【解析】斯宾塞强调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是作为静态的、在于学习者的“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故本题选A。
4.D
【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题干中的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等属于学校的物质环境,属于隐性课程。故本题选D。
5.A
【解析】按照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在知识与经验的获得以及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的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题干中学会生字词属于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故本题选A。
6.C
【解析】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制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交流互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故本题选C。
7.B
【解析】行列式,又称“秧田式”。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座位编排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所有学生面向教师,使教师易于观察与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较充分地发挥主控作用,减少学生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纪律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易于教师向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故本题选B。
8.A
【解析】测验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测验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量表评价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实作评价是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式。题干中教师通过听写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测验评价。故本题选A。
9.C
【解析】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题干中“小学第一阶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阶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部分教学内容采取的组织方式是螺旋式。故本题选C。
10.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教师出示钟表模型演示三个指针的操作,让学生通过直接感知理解概念,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