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20 10:3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题干中,“儿童一般在12个月左右学会行走”与“有的孩子可能会推迟到一岁半或者提前到10个月左右”,反映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他认为个体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故本题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化的概念。同化就是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故本题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观点。平衡化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新结构或新知识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建构的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就会产生一次新的改变。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观点。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寻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取运动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步探索外部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故本题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觉动作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初生时,儿童仅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靠感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可验证性是指验收准备过程的难易程度,一般用于会计信息等领域。故本题选A。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性”的特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故本题选A。
9.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守恒”概念的形成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而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故本题选D。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早期的符号功能是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表现出来的特征。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