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10-21 14:02 湖南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要了解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首先要从思维的概念出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感觉、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级加工,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而思维则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思维主要有两个特征,分别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下通过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了解间接性的含义:
(1)人类还没有真正完全地了解宇宙形成的奥秘,但可以根据宇宙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来推测它的形成。
(2)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3)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去诊断病情,也是凭借知识经验和一定的媒介对疾病进行的间接认识。
由此可见,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在认识现实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的无止境的扩展,即由已知到未知,扩大认识范围。假设、想象和理解都是以这种思维的间接性做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同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如人们把梨树、苹果树、橘子树统称为“果树”,二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同样也是根据几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概括性:
(1)幼儿将形状、颜色和大小不同而能写字画图的用具称为“笔”
(2)我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这种思维就概括了“正常运行的计算机”这一事物的共同特征。
(3)古人见月晕而知有风,由础润而知有雨,于是就有了“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的俗语。
概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所以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概括是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湖南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