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27 19:25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选项B属于精细加工策略。选项C属于精细加工的联想的方法。选项D是资源管理策略。故本题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具有认知性,自动化的操作不需要认知操作,选项A不正确。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是相对的,对学生来说是创造性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常规性问题,选项B不正确。问题解决具有序列性,需要一系列认知活动,仅是记忆提取这种单一的认知活动不能算问题解决,选项C不正确。选项D符合问题解决的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的类型。选项A、C、D中的问题,已知条件和目标状态都比较模糊,属于结构不良好的问题,因此错误。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一般人只能想到纸最常见的功能,属于功能固着。故本题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选项A、B、D的认知活动比较单一,选项C有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需要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故本题选C。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原型启发是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的途径和方法,蒲公英是降落伞的原型。故本题选D。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首要阶段是发现问题,关键阶段是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是形成问题的表征,最后环节是检验假设。故本题选D。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物与理论的匹配。“尝试错误理论”最先由桑代克提出。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意识人人都有,不同的是强弱之分,孩子面对批评和嘲笑,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都会受到挫伤,就不容易提出问题。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感”是受情绪影响形成一些潜意识的错觉,这些都不利于问题解决。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8月第四周模拟题8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