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31 17:11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当然,关键期也并非绝对的,错过关键期之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得到发展,只是难度很大。故本题错误。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师德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故本题错误。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思想。题干中的名言是卢梭对自然主义教育的阐述。故本题错误。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题干所述应为性格的意志特征。故本题错误。
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建构主义基于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因此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策略。故本题正确。
6.×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其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服从与惩罚阶段的儿童,他们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题干中的学生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故本题错误。
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教师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师表。故本题错误。
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一致的,还要考虑学习行为,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三者放在一起考查,才能看出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故本题错误。
9.×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目标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生产的变化结果。故本题错误。
1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知识学习的外部因素。影响知识学习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指学习者自身因素,如学习兴趣、爱好、动机等;外部因素指学习者以外的因素,如教师的态度、课堂心理气氛和环境因素等。故本题正确。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