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11-10 15:06 湖南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三教合一出现的背景和过程,能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提高史料分析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三教合一的影响,提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教合一形成的过程。
【难点】
三教合一的背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这幅画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这幅画为我们描绘了三个人物形象,分别是儒士、僧人和道士。他们三个人相拥在一起,三张人脸的五官互相借用,合成为一张脸,造型之奇妙,令人叫绝。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又蕴含着怎样的背景?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围绕上节课所学知识,展开引导: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对于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佛教与道教在中国相继出现。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末年道教也开始出现,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有着怎样的发展态势?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这一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教师播放纪录片《中华文明·七彩长虹》,提问:在这一发展态势下,儒学、佛教和道教相互吸收和借鉴,表现出了怎样的新特点?
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回答: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二)形成过程
教师提问:佛道的盛行,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学生回答: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教师展示唐朝的代表性建筑,并进一步提问:隋朝短命而亡,儒学家们并没有实现重振儒学地位的目标。唐初,纲常礼教遭到破坏,为了加强统治,唐朝对儒学、佛教和道教分别秉持怎样的态度?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崇儒、礼佛、尊道。
(三)影响
教师展示史料,请同学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后派小组代表回答:唐朝统治者所实行的三教并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一方面促进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另一方面二者也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韩愈对于儒学的复兴提出了哪些观点?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湖南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