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1-11 17:2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造成的影响;理解工业化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和带来的工人斗争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国社会史》等史料和小组讨论,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的影响,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难点】
辩证地看待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的片段并提问学生: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变高,且变暖趋势将进一步持续。
教师引导并追问: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除此之外,还引发了哪些社会问题?我们又应当怎样看待工业化?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环境污染
教师讲述:随着工业化的展开,随之而来的,英国出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而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病”便在英国发作起来。
教师展示“机器时代的‘享受’图”,引导并提问学生:图片展现的是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的时尚场景,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巨大的蒸汽轮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教师追问:这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工厂排放大量的浓烟和污水,会严重污染大气和河流,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贫富分化加剧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纪录片《马克思主义诞生》,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归纳:马克思所提到的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厂出现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工人在环境恶劣的工厂中长时间工作,但是工资很低;工人中除了成年人,还有很多小孩;依靠工人获得财富的资本家过着奢侈的生活等。
教师继续引导: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资本家为了攫取财富,压榨工人,出现了工人劳动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高、任用童工现象严重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
教师展示“卢德运动图”并提问学生:请大家结合图片思考,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会越来越不满,甚至通过破坏机器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趋强烈。
(三)认识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史料并请学生分析: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哪里?所谓的“文明”指的又是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这里”指的是英国,“文明”指的是工业革命。
教师进一步引导并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合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小组代表回答:“文明”是指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野蛮”是指工业革命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
教师补充:除此之外,“野蛮”还体现在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教师追问: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应理性、辩证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在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我们还要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另外,还要注意缓解城市化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和其他社会问题。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认识。学会辩证的看待城市化和工业化。
2.作业:课下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学校和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下节课交流分享。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