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1-13 15:21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思想。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将其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故本题选A。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的类型。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性迁移。故本题选D。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忘曲线。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格障碍的治疗。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人格障碍有很多种类型,如:(1)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或者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因此,人格障碍一旦形成较难治疗。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思想。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规律;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故本题选A。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班级规模过大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因此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就越低。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卡特尔的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它与教育、文化有关,例如词汇、一般信息和审美问题等,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故本题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故本题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指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刘老师在培训机构上课是一种变相的家教,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的要求。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