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1-13 15:2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强调学习不能跨越一定的等级,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因此是循序渐进原则。故本题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教师观。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应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故本题选D。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本质。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有:(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学风,校风,有关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一节课大概45分钟左右。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照顾不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故本题选D。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型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题干中老师向学生虚心学习,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自己的不同见解,正是教学相长的体现。故本题选A。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发展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分别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德育在五育中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智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定向和奠基作用的是德育。故本题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课程管理。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9月第五周模拟题2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