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1-13 15:4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刻板印象效应(定型效应)是指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熟悉性和临近性是指在交往的初期,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增进彼此的了解。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熟悉性和临近性的作用。故本题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众。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通俗地来说,就是“随大流”的含义。故本题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格测验。Y-G人格测验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矢田部达郎在1957年根据美国的吉尔福特的个性量表修订而成的。该量表测定12种人格特质,每个特质有10个题目,共120题。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故本题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和自尊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故本题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分散。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题干中,该生的行为属于注意分散的现象。故本题选D。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如人类、动物、植物、世界等都是概念。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