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2-11-22 14:24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三圈环流
在实际情况下(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1.点明假设的是理想状态,让学生思考分析: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单圈环流无法维持”,全球大气环流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结论:赤道、两极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设计意图】快速进入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知识拓展,提出问题。
(1)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又有何差异?
(2)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问题,教师从旁点拨。
【设计意图】自由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
3.绘图训练。
结合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由学生绘制全球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分布图,分析归纳分布规律。(高低压相间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引导】让学生画出“三圈环流”的侧视图,明确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空间转化能力,检验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并为下面介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做准备。
4.否定其中假设条件: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地表热量收支的改变→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天气与气候不同。
让学生在侧视图上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导学生归纳各纬度的热量随季节的变化,结合图2.11,总结规律:气压带风带也会随直射点南北移动、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从而掌握这一点知识。
环节三:巩固拓展
解决课前悬疑:氢气球炸弹是怎么漂洋过海,从日本到达美国的?
通过前面的讲解学生容易理解是盛行西风的影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能够提升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知识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也可以让我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它们的学习反馈。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让学生课下思考各气压带风带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地理说课稿:《海陆的变迁》
下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美术《窗外的风景》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