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2-05 17:2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资料】
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张红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黄阳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柳丽慢条斯理的回答“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老师评价道:“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黄阳和柳丽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得0分。”
【来源】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31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30题
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材料中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忽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材料中黄阳和柳丽的答案均体现了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老师却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对其加以批评,限制其发展,做法是不对的。
2. 未尊重学生之间认知风格的差异性。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张红反应敏捷体现了其冲动型的认知风格,黄阳遇到问题想了想再回答和柳丽的慢条斯理体现了他们沉思型的认知风格,材料中老师对不同的认知风格区别对待,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3. 忽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材料中老师对黄阳和柳丽的答案给予否定,只给了0分,并加以批评,这样做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学习动机的激发。
4. 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有经验的主体,是带着经验走进教室的。材料中老师显然没有做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经验。
【来源】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31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30题
2.这个案例对教师教学有何启发?(8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这个案例对教师教学有如下几点启发:
①教师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②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不用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③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贯彻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的理念。
【来源】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32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31题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