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5:5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故本题选C。
2.D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D。
3.C
【解析】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核心。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故本题选C。
4.C
【解析】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故本题选C。
5.A
【解析】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智慧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就属于智育。故本题选A。
6.A
【解析】教学媒介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故本题选A。
7.A
【解析】教学心理环境包括校风、班风、课堂心理气氛和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故本题选A。
8.C
【解析】赫尔巴特主张以心理学和哲学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故本题选C。
9.A
【解析】乌申斯基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代表作为《人是教育的对象》。故本题选A。
10.B
【解析】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