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6:10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王老师劝退了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是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故本题选D。
2.C
【解析】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点评学生的作文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利,与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冲突。故本题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故本题选A。
4.C
【解析】学生的本质属性有:独特性、自主性、生成性、整体性。学生的独特性是指,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他们有着与成人相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生的生成性是指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生最关键的“未完成期”,可塑性极大。学生的整体性是指学生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丰富的有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的自主性是指人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追求、探寻、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生命的力量。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就会无形中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思想。所以,题干所述符合自主性的含义。故本题选C。
5.B
【解析】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来自顾建民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故本题选B。
6.B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故本题选B。
7.A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故本题选A。
8.B
【解析】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故本题选B。
9.B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小刘被警察拦截后再见到警察会害怕属于泛化。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斯金纳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上,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小问题,并将其按照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且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