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6:10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该班主任谩骂小张,侵犯了小张的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故本题选A。
2.B
【解析】首先,语文老师小王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根据个人好恶随意给学生核定成绩,这是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它规定了学生有权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平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小王老师侵犯了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故本题选B。
3.B
【解析】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如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所以公布学生的成绩及名次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本题选B。
4.A
【解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也可以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故本题选A。
5.B
【解析】教育学,学生与教师之教师素养。教师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即能力素质、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和身体素养。其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道德素养的描写。故本题选B。
6.D
【解析】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反对知识是靠传授获得的思想。故本题选D。
7.B
【解析】促进做对练习题的行为增加属于强化,不再写家庭作业了相当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所以属于负强化。故本题选B。
8.C
【解析】负强化又称为消极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故本题选C。
9.D
【解析】正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负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消极强化物撤去的事件,这也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呈现性惩罚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也会减少该行为的出现 频率。取消性惩罚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他所希望的东西不出现,这也会减少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很少迟到”说明行为出现频率减少,属于惩罚,“取消一次春游特权”,说明是取消性惩罚。故本题选D。
10.D
【解析】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题干当中通过奖励看电视可以提高按时完成作业的概率。即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会奖励看电视。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