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6:18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课程。故本题选D。
2.B
【解析】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学科课程和活动可程依据课程固有的属性进行划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依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划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依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进行划分。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分科教学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生活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补充。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优点是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在于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分科课程则是学科课程的另一种名称;活动课程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综合课程是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把几个学科的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综合课程的目的也在于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其注重的是知识的统一性。故本题选D。
5.A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并没有给出权威性界定,只是从综合实践活动所包括的内容和目标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和国家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故本题选A。
6.A
【解析】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故本题选A。
7.D
【解析】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故本题选D。
8.A
【解析】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故本题选A。
9.D
【解析】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有机体会产生各种需要,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因为紧张而产生内驱力,内驱力促使个体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学习需要的存在是内驱力产生的前提条件。故本题选D。
10.D
【解析】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